我是有錢人-迷思337》把自己當品牌多角化經營 才可能累積財富

2012/04/01 02:03

我是有錢人-迷思337》把自己當品牌多角化經營 才可能累積財富

李雪雯 2012/03/29 16:16 正如同這本書的作者所寫的一句話-「你正在經營一家名叫『自己』的公司」一樣,不計一切地縮減開支恐怕並不是安穩的長久之計,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培養自己「賺錢」的實力,把自己當做品牌一樣地多角化經營,多培養一項專長,也才能夠擁有光明的未來,以及令人稱羨的財富。

前幾天,看到一則日文翻譯新書的介紹-《不必忍耐也可存到錢》,標題很快地吸引了筆者的目光。乍看之下,多數人可能以為又是一本「勸人努力縮減開銷並攢錢」的書。

當然,書中提到的所謂「存下年收入四成的方法」,就是透過以下的三本筆記-「過去筆記(過去將錢用在什麼地方?以提醒自己少花費)」、「現在筆記(現在自己有多少錢?以便製作可達成的預算目標)」,以及「未來筆記(未來自己的錢會怎樣?以便知道自己的理財目標何時可以達成)」,絕對是最重要的累積財富方法。

但是,筆者卻非常推崇這本書的重要性。其最大理由便是:這本書並不像多數理財書籍一樣,多半只談過去及現在該如何做?而完全不考慮過去與現在的作為,將如何影響未來收入的成長性?而這,與筆者一直以來所強調的重點不謀而合。

事實上,如果想要累積財富的人,完全只著眼於「現在能夠『攢』多少錢」?或是「如何讓自己再進一步縮減開銷」?那麼,就算真的能夠存到錢,大概也只能存個小錢,也未必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理財目標。

因為首先,不論是「收入-支出=儲蓄」,或是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,其中最大的關鍵便在於「收入」這一項。

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了收入,或是收入並不高,這個公式右方所出現的數值,是怎樣都不可能變多的。

其次,未來收入穩定性也相當重要。

而沒了固定收入,理財大眾便立刻會成為負債之人。

這也是一直以來,公教人員被稱為「金飯碗」的重要理由。

因為如果是民間企業,就算不因犯錯而被罰薪或開除,也極有可能在企業「縮減開支」的大帽子之下,用非常文雅的「優離、優退」來解決。

上班族一旦落入這樣的結局,就算過去及現在的收入不錯,也難保未來的財務目標能夠依序完成,更別說資產能有「倍速」般的成長。正因為如此,便有不少上班族,總是想擠身於明星產業。

然而,關於「未來高薪的明星產業」,是誰都說不準的。撇開過去上班族夢想成為高薪科技業新貴,已從雲端跌到了谷底。以過去人人稱羨的「三師」-會計師、律師及醫師,薪水收入也是大不如前。

除了會計師之外,筆者採訪過不少的律師及醫師,新進律師也曾不斷抱怨:與一般的上班族相比,新進、無經驗的受僱律師,目前起薪約是3.5~4萬元間。但與上一輩律師相比,不但不怕找不到工作,新進律師起薪至少有5~6萬元。如果把20年的通膨算進去,收入算是縮水很多。

另外以醫師為例,一位年近50歲的醫生朋友表示,以前他在做實習醫生時,只要年資滿三年,月薪就可以達到10萬元之譜。但是現在,有些醫院就算是主醫師,都不一定達到這個標準。

或許讀者會說:既然號稱金飯碗的「三師」,其薪資都是每況愈下,那麼一般大眾的未來則更將是「前途無亮」了。對此,筆者想提出長久以來的觀察及建議如下:

首先,一般大眾該求是永遠的薪資成長,而不是著眼於現在能夠存到多少?其次,就算為了增加收入而多兼一份差,也不能相互影響而「顧此失彼」。也就是說,兼差應該要發揮「一加一大於二」的結果,而不是因為互相制肘、影響,最後變成「一加一等於一」或「一加一等於零」。

最後,在「各行各業的整體平均薪資不斷下降」的趨勢下,一般大眾想要靠單一一份工作,來維持不錯的收入,可能會成為奢談。對此,筆者想提供一位朋友的做法,提供給眾讀者參考。

這位朋友目前是一家生技公司的副總,照理說薪水收入還算不錯,至少也是月入十幾萬元以上,而且生技產業未來的趨勢前景也是可觀。但是,未雨綢繆的她,仍舊回學校修了不少法律課學分,準備明、後年考個律師執照,做為現有工作的另一個「備胎」。

除此之外,喜愛歷史古蹟與藝品的她,很早便跟先生都考了導遊的執照,遇有較長的休假時,就會利用帶高檔陸客團之便兼差賺錢,並且藉機到台灣各地「四處玩透透」。

不僅如此,平日就愛喝普洱茶,且非有興趣的她,假日也跟先生兩人四處去找茶、品茶,培養自己挑茶、投資的眼光,以便做為退休之後的工作生涯「第二春」。

正如同《不必忍耐也可存到錢》這本書的作者所寫的一句話-「你正在經營一家名叫『自己』的公司」一樣,不計一切地縮減開支恐怕並不是安穩的長久之計,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培養自己「賺錢」的實力,把自己當做品牌一樣地多角化經營,多培養一項專長,也才能夠擁有光明的未來,以及令人稱羨的財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o的理財資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