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概念、五大操作小心風險
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:2009/01/19 04:09
記者陳梅英/專題報導
新台幣計價黃金選擇權操作方式,與目前一般選擇權相同,只是標的物換成了黃金。
投資人只要掌握投資黃金選擇權的「三大概念」、「五大操作」基本原則,就可以安心進行交易;不過,選擇權雖然交易成本較低,但財務槓桿也較高,投資人還是要注意風險。
所謂的三大概念:
一、買方支付權利金取得未來買進或者賣出黃金的權利,最大風險就是損失權利金,但有機會享受黃金上漲或下跌的報酬率;
二、賣方收了權利金,要負擔履約義務,為確保到期能履行義務,須繳交保證金;
三、保證金會依價內、價外程度有所不同,一般來說,越市價內的選擇權,因履約可能性高,賣方要繳交的保證金也越高。
五大基本操作原則為:
一、看好未來黃金走勢或規避黃金價格上漲風險,買Call(買權);
二、看空未來黃金走勢或規避黃金價格下跌風險,買Put(賣權);
三、價外選擇權,權利金較低;
四、近月選擇權,流動性較高,進出靈活;
五、選擇權為權利而非義務,買進選擇權,風險有限。
舉例來說,當投資人看好短線金價可能上漲,買進一口履約價3,200元的買權,付出成本即權利金74.5點,當權利金上漲到150點時,賣出買權便可獲利(150-74.5)×50=3,775元。
如果投資人留到結算日,最後結算價若是3,400元,選擇權履約將可獲利(3,400-3,200)×50-(74.5×50)=6,275元。
如果投資人一樣留到結算日,可惜行情看錯,最後結算價2,900元,投資人的損失就是原先支付的權利金74.5×50=3,725元。
除了簡單看漲買進買權外,如果手頭有黃金現貨的投資人,也可搭配黃金選擇權,以買進賣權方式做避險。